原标题:企业风采26岁成“盲人网站第一人”——朱清毅:1000万残疾人的“生活之光”

一个人眼前的世界,如果突然黑暗一片,他要耐受着多大痛苦,才能重新再站起来、走下去?

烟台朱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清毅,用他的真实经历,给出一种诠释:15岁时,一场高烧导致他远离光明;24岁的他,辞掉了残联上班的“铁饭碗”,次年南下打工,当年即赚到创业的第一桶金———10万元;26岁返烟创业、学会电脑编程,成了“中国盲人网站第一人”,随后几年,他又陆续研发完成“盲人考试系统”和“盲人音乐学习软件”,并获得了国家著作权证书!

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安置了40多名盲人就业;累积为全国残疾人发布招聘、求职、征婚交友等信息达100多万条,累计为全国视障用户提供网络无障碍信息服务超过1000万次……

1990年,是朱清毅人生中第一个难忘的年份。这一年,他15岁,持续的高烧不退,让他的视力迅速下降,视网膜也逐渐萎缩,四处求医问药,病情并未好转;时至1993年,别说看清黑板,就是看近在咫尺的人,也相当困难,此时,他视力下降到0.01!不得不辍学。“那时,母亲天天以泪洗面,停薪留职来照顾我,而我对周围人的帮助很排斥,很久才适应了没有光明的生活。”朱清毅说。“挫折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是干部出身,他从小没吃过什么苦,而因病致盲的残酷事实,让他逐渐成熟了起来。当年9月,只学了三个月盲文的他,以全国第10名的成绩,考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入学当天,还能看清路面的他,一手拎4只暖瓶,帮那些全盲的同学打水。老师悄悄对他耳语,“你父亲就在教室的窗口,他哭了!”

这是朱清毅印象中,山一样的父亲第一次流泪。这难忘的一幕让他决心“比明眼人还要看清人生的前路”。3年的大学时光,他的课程门门优秀,社团活动永远是带头人……

1998年,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毕业后,朱清毅被直接分配到当地残联。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求之不得的公务员“铁饭碗”,有了它,今后的生活就有了保障,可以安逸地过完一生。但他却有着异于常人的想法:辞职。“准确地说,我和当时还是女友身份的妻子,一起扔掉了铁饭碗!”朱清毅回忆,当时,他和妻子决定辞职下海、闯荡深圳,双方父母都清楚他们的性格,便没有阻拦。当年,朱清毅就拿到了金牌技师,和妻子一起攒下创业的第一桶金———10万元!

有了这笔钱,他陪着思乡心切的妻子重回烟台开起了盲人按摩所。由于大学学的就是中医针灸推拿专业,朱清毅精湛的技术很快就吸引了大量顾客,诊所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招聘了多名盲人,帮他们自食其力。

“最初门店装修余下8000元,我买了最高配置的电脑,这是外人对我第二次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一个盲人,买电脑干吗?还买那么好的电脑,有用吗?”工作之余,借助电脑读屏软件,他喜欢上了互联网。别人不知道,此时的朱清毅,已经萌生了一个念头———为盲人建立一个无障碍的服务性网站。

盲人是残疾人中生活障碍最大的群体。这一点年少失明的朱清毅体会尤其深刻。为千千万万位盲人带来“光明”,是他最大的梦想。朱清毅跟记者解释,盲人上网,靠的是听力,借助读屏软件的语音播放来完成操作。然而在上网过程中他发现,现有的读屏软件并不完全符合盲人的需求,这就是他建网站的初衷。

“有奇思妙想的人很多,然而能付诸行动并最终实现的人却少之又少。”早在18年前,寻常人建网站都很难,朱清毅会容易吗?天生行动派的他,开始找来大量资料学习钻研,用了近一年的时间,他做成了全国第一个由盲人制作的网站。

在很短时间内,他建立的“清毅盲人网”日浏览量就达到千余人次,这让朱清毅看到了网络对盲人的价值。2005年,他成功研发出“盲人考试系统”,并于2006年5月获国家版权局证书。

盲人设计软件,困难可想而知。有时不知不觉工作到天亮,遭遇到千百次失败,朱清毅却永不言弃,跨过建网站的高山,没有什么困难再能挡住他———他陆续开发了盲人音乐学习软件、验证码识别系统等软件产品。2008年3月,清毅盲人音乐学习软件获得著作权证书;2009年元月,朱清毅注册成立了烟台朱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同年12月,公司正式被中国盲协授权为全国首个“盲人信息无障碍技术研发与检测基地”……

截至目前,他的公司已取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而为了能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朱清毅还开办了残疾人培训学校,教他们学习按摩、电子商务等技能。“没有工作,生活也没信心,来到学校里,老师对我们实心教,我们找到了赚钱的道路,对生活更有信心了。”残疾人学员王丕礼感激地说。

2008年10月,历经两年编著,长达24万字的《盲人电子商务应用教程》出版,并被列为“中国盲人就业培训”指导丛书之一,该教材的问世,在引领广大盲人群体走进现代化电子商务领域的过程中是一次革命性的飞跃;

2009年,他放弃了干了11年的推拿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软件开发中,一心为盲人开发应用软件系统。“当时,读屏软件无法识别网页的验证码,这已成为盲人上网最大的困难。”朱清毅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研发验证码识别系统,攻克这一难题,并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研发成功后,识别系统免费提供给了失明人群。“由于验证码识别系统需要后台操作人员,加之不收取任何费用,软件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在朱清毅认为已无力维持运营时,识别系统的广泛应用引起了中国残联信息中心的注意,中心负责人崔慧萍带专家实地考察之后,为识别系统提供了技术、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如今,验证码识别系统已成为一款惠及全国广大盲人群体的软件。“随着信息无障碍软件项目的不断推进,我的公司度过了最艰苦的时期。”朱清毅说,目前,软件公司已从投入期逐步转向获利期,注册资本也由原来的10万元变为500万元,在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租赁了办公场所。

虽然盲人经过训练后生活基本能自理,但毕竟属于残疾人,类似于开车、找药这些正常人眼中易如反掌的事情,对盲人来说却遥不可及。谈及28年的失明生活,朱清毅认为,先天失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了几十年的世界,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从眼前消失,那种感觉“如堕深渊,求出无期”。

从普通盲人按摩师到软件工程师;从自主创业到带领更多残疾人就业;从开办盲人推拿诊所,到创办软件公司,再到成立中国盲人信息无障碍技术研发与检测基地,朱清毅依然用自己的光和热,为人照亮前进的道路。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至高的人生境界。

如今,朱清毅除了是总经理、职业培训学校校长,还是中国残联信息无障碍技术的特聘专家,国家无障碍标准联合工作组特聘专家,中国盲人信息无障碍技术研发与检测基地主任,中国盲协信息无障碍促进委员会副主任,省盲人协会副主席,市盲人协会主席。对于荣誉,他认为只是“无心插柳”,他说,“当时从事推拿工作的时候,我日子过得也不错,创业只是想帮助更多人。”“朱清毅的故事,就像一段传奇,他的眼睛是否能看见阳光已并不重要———因为他的心灵世界已经洒满阳光!”周边人都说,他运用自己所掌握的IT技术知识,为广大盲人朋友架起一座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更为我国信息无障碍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近期,朱清毅又和他的团队忙碌了起来。他透露,他所打造的一个无障碍手服宝平台,将为广大盲人按摩工作者实现互联网创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