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的16强抽签之后,下面会进行的就是1/8决赛,采用的是主客场双回合制,按照小组赛阶段获得小组第一的球队先客场后主场的顺序进行比赛,两回合1/8决赛结束之后,就会产生欧冠的八强。然后就会再进行一次抽签来决定1/4决赛的对阵。而1/4的决赛的抽签,将不再回避同组和同一国家的球队。并且1/4的抽签将会确定上下半区,所以半决赛的潜在对手也会确定。之后就会进行1/4决赛,同样会采取主客场双回合制,最后取胜的球队进入半决赛。之后再经过两回合半决赛的对决,产生两支进入决赛的球队,进入决赛的球队将会在一个第三方的指定球场进行一场单回合的比赛来决出最后的冠军。如果双方在90分钟内踢成平局,就会进行加时赛的对决,如果还没能分出胜负,就会进行残酷的点球大战。直到有一方胜利,捧起最后的冠军奖杯。

欧冠的抽签规则和赛程安排其实一直都在改变,之前就曾经以为疫情的影响,把剩余的淘汰赛全部改成了单回合,而抽签也发生过好几次的改变,之前的四强也是需要抽签的,不过后来变成了在8强抽签时决定球队处于哪个半区。这些规则的改变都是会了增加赛事的悬念,让比赛变得更加精彩。

不过欧冠现在也面临很大的挑战,预计在2024年,欧冠就会进行扩军和改制,现在的欧冠是由32支球队参加的,预计改制后,欧冠的参赛球队会扩大的36支。五大联赛排名最低的联赛,也就是法甲的第四也可以直接获得欧冠的名额了。而另外三个名额则是分配给近五年欧冠成绩比较好,但是没有获得欧冠资格的球队。

而最大的改革是在赛制方面,据说新赛制下,欧冠会取消小组赛,而采用瑞士制模式,大概意思就是对参加欧冠的球队进行分档,分为四个小组,每个球队会进行5场主场和5场客场的比赛,最后根据积分排名,前8的直接进入淘汰赛。9-16名和17-24名进行附加赛,决出另外8个16强名额。剩下的球队则是直接淘汰。

而进入淘汰赛之后,赛制和之前是一样的,这样的话就增加了比赛的场次,对于观众来说,自然是非常喜欢的。但是对于那些球队来说,这增加了他的负担,因为比赛场次增加了,球队的收益却没有变化,所以一些球队就非常不满。

包括皇马巴萨尤文等在内的一些豪门就组建了欧超联赛来反对欧冠的改制,但是最终在各方反对下还是搁浅了。不过欧冠的改制是否能够顺利实行还是个未知数。

6.30 结束假期科隆VS门兴格拉德巴赫,全体球员到塞贝纳大街报道科隆VS门兴格拉德巴赫,拜仁季前训练营第一堂训练课(非欧锦赛参赛队员报道日)

国家德比科隆VS门兴格拉德巴赫:拜仁慕尼黑VS多特蒙德、云达不来梅、汉堡

作为普鲁士地区的一支老牌球队,门兴格拉德巴赫拥有110年的悠久历史,在德国足坛它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俱乐部,他们是第一支卫冕德甲冠军的球队,2次夺得联盟杯的成绩是德甲球队当中最好的,7次德甲冠军则仅次于拜仁,此外它还是四只出过金球奖得主的德国球队之一(拜仁、门兴、汉堡、多特蒙德)。球队有着崇尚攻势足球的传统。

在早期,门兴这只球队并不起眼,在国内的影响力不大。转机出现在1960年代,1963年原联邦德国足球实行了职业化改革,开办了职业联赛,当时的门兴没能参加头两届联赛,只委身于次一级的地区联赛西部赛区;不过1964-65赛季门兴赢得了赛区第一名,获得进军德甲资格。在参加德甲联赛的头两年里门兴表现平平,但在伟大主帅魏斯魏勒的精心下,门兴实力稳步提升,在1967-68、1968-69两个赛季里接连获得联赛第三名,为门兴1970年代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1970年代是门兴历史上最光辉的时期。继1969-70赛季首次夺得德甲冠军后,1970-71赛季他们迎回了优秀的射手海因克斯,联赛卫冕成功,成为德甲历史上首支卫冕球队,队中的门将克莱夫,后卫福格茨、希洛夫、卢德维格-穆勒,中场内策尔、维默尔,前锋劳门等球员都先后入选过国家队,球队积极进攻的打法赢得大量球迷的喜爱与追捧,一时间门兴成了西德足坛最受欢迎的球队之一。但在这两年里,门兴的主要对手拜仁慕尼黑实力也开始强大起来,两支球队为冠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只是拜仁两次屈居第二,其中1970-71赛季两队的争夺持续到了最后一轮,在同分的情况下门兴以一场胜利让输球的拜仁只得到个亚军。

接下来的三个赛季门兴的表现则有所下滑,冠军都被拜仁得去,因为那几年里门兴的战术有些冒险,球队的失球明显增加了。1973年联盟杯决赛中门兴不幸输给利物浦队也让人感到遗憾,同一年球队的头号球星内策尔转投皇家马德里的事件则引起了轰动。

但位于拜仁阴影下的门兴并没有气馁,通过对年轻球员的大力提拔和栽培,门兴逐渐从波谷中走出,在1973-74赛季最后一轮以5:0大胜拜仁,虽然仍以1分之差名列第二,但大大提升了整支球队的自信心,第二个赛季当中他们的表现是无懈可击的,以领先第二名6分的较大优势获得了联赛冠军,头号射手海因克斯连着两年都获得联赛金靴,而除了福格茨、海因克斯、维默尔等老国脚外,西蒙森、邦霍夫、施蒂利克等20岁出头的年轻球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年他们还在联盟杯当中高奏凯歌,决赛两回合5:1击溃荷兰特温特队获得冠军。

功勋教练魏斯魏勒于1975年离开了球队,很快俱乐部就请来了前拜仁主帅拉特克执教。拉特克带领的门兴加强了防守,更加注意场上攻守平衡,开始以稳健而不失犀利的球风作战。在拉特克第一场面对旧主的比赛中门兴便以4:1胜出。1975-76、1976-77两个赛季门兴都以稳定的表现获得了联赛冠军,这是继拜仁后第二只、也是到目前为止仅有的二只赢得过联赛三连冠的德甲球队。

遗憾的是,国内赛场的门兴拥有很强的统治力,可是欧战的运气却似乎不怎么好,1970-71赛季的冠军杯他们点球负于埃弗顿;1971-72赛季冠军杯他们曾30分钟内攻入5球,以7:1大胜国际米兰,然而结果却因国米赛后上诉所谓球员被一个空罐头击中这样的可笑理由而取消,球员心态失衡导致重赛后被淘汰;1975-76赛季冠军杯客场大战皇马被裁判吹掉两个进球,最后踢成1:1,这两次明显的不公正待遇让门兴无可奈何。而1977年冠军杯对阵利物浦的决赛门兴没有把握住机会,以1:3告负,不过丹麦前锋西蒙森的优异表现却赢得了广泛认可,获得了当年的欧洲金球奖。

门兴在1977-78赛季本有机会连续第4年夺得联赛冠军,踢到最后一轮他们与科隆队同分,但净胜球不及,在对多特蒙德的比赛中门兴以12:0狂胜,海因克斯独进5球,可最后和科隆队的净胜球还是差了3个,只能屈居第二。

1978年是门兴由盛转衰的一年,其实危机在之前就有所显现,1976-77赛季门兴在联赛的优势已不那么明显,只靠着1分的优势险胜竞争对手,赛季结束后施蒂利克就转会到了皇马。1978、1979两年门兴的人员变动则更加剧烈,福格茨、海因克斯、维默尔、维特坎普等老将纷纷退役,邦霍夫、西蒙森也登陆了西甲联赛,整个球队的主力阵容大半流失。1978-79赛季球队虽然努力获得了联盟杯,但联赛只排在第10名,净胜球是-3。而这一切归根结底,是由于俱乐部的财政出现了危机,在老球员退役的情况下没有能力购入高水平球员进行补充,反而要被迫出售一些当打球星才能维持球队的构架。

没有心思再继续执教球队的拉特克于1979年卸任,接替他的是刚退役一年的海因克斯,限于财力,除了继续信任自己原来的队友之外,海因克斯只能在低等级联赛和廉价或者年轻球员中寻找合适的收购对象,比如哈拉德-尼克尔、弗兰克-米尔这两名前锋,在门兴的表现就不错,当然更引人瞩目的是马特乌斯,才来到门兴不久他就展现出自己的天赋,并在1980年入选国家队。在海因克斯的努力下,门兴继续保持了自己攻势足球的风格,大部分时间位于联赛中游水平,在1983-87年他们甚至再度回到了积分榜的前列,乌韦-拉恩获得了1986-87赛季的联赛金靴和德国足球先生。

可是由于经济实力的欠缺,缺乏冠军以及大牌球星加入使门兴不再具有70年代的地位,马特乌斯和海因克斯先后被拜仁撬走之后门兴的成绩就一路滑坡,1989年前金球奖得主别拉诺夫的加盟也没有带来什么改变,1990年前后他们陷入了保级圈。

1990年代中期门兴的形势曾一度好转,埃芬博格与瑞典球星达赫林、帕特里克-安德森的驾临令球队表现有了很大提升,连着两个赛季获得了第5名和第4名的不错成绩,还夺得了1994-95赛季德国杯冠军,海尔里希于1994-95赛季荣膺德甲金靴。可是俱乐部没有持续这样的好势头,再度沉沦,甚至一度降级。如今,已经回到德甲的门兴正在为重振昔日雄风而不懈努力,让我们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吧!

客场最大获胜/进球:1:9 (1999/2000 vs乌尔姆足球俱乐部)

俱乐部客场最多进球:0:11(德国杯:1994/1995 vs 勃兰登堡钢铁)

勒沃库森并算不上一支很有历史的球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支球队缺乏星光。自从上世纪70年代冲上德甲之后,勒沃库森带给球迷的始终是活力四射充满激情的足球,这支球队也总是有让人兴奋抑或是让人感动的球星。出于对这支球队的偏爱和兴趣,我决定排列一个“勒沃库森历史11人阵容”,当然这其中或多或少有我自己的偏好,毕竟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他们不同的答案。

门将:沃尔博恩(Rüdiger Vollborn) 代表勒沃库森效力16年出战401场的功勋门将,是俱乐部历史上声望最高的门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退役之后依然在为球队作出贡献,如今的勒沃库森主力门将、德国国门阿德勒和沃尔博恩之间就颇有渊源。当时年少的阿德勒来到勒沃库森时由于小球员寄养家庭已经满额,作为球队守门员教练的沃尔博恩便当起了阿德勒的监护人,他的关怀和指导对于阿德勒如今的飞黄腾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后卫:诺沃特尼(Jens Nowotny)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德国足球低谷期的国家队主力中后卫。他并不是出道于勒沃库森,而是出自德甲著名的“球星出口大户”卡尔斯鲁厄。在1996年时22岁的诺沃特尼加盟了勒沃库森,从此开始了自己长达10年的勒沃库森生涯,期间他身边的搭档时有更换,但是诺沃特尼始终屹立不倒。可惜的是在职业生涯中后期,诺沃特尼饱受伤病折磨,状态严重下滑,不但因伤错过了2002年世界杯,在俱乐部也没能有个完满的结局,最终漂泊到了萨格勒布迪纳摩足球俱乐部。2006年世界杯诺沃特尼只是在季军争夺战中上场,2007年1月22日,诺沃特尼终于因为膝伤彻底告别足坛。值得一提的是他离开时保持了一项记录——德甲被罚下次数最多的球员。

后卫:卢西奥(Lúcio) 以前的国际米兰主力中后卫,但是扬名立万是在勒沃库森,他超强的身体素质和难以防范的后插上进攻让他成为了足坛中后卫中的另类。在“三亚王”那个赛季之后卢西奥成为巴西国家队主力,虽然在世界杯有一些失误,但是最终卢西奥还是和队友一起获得了2002年世界杯冠军。他在2004年离开了勒沃库森,来到拜仁追逐更高的荣誉和利益,但是没有人会否认卢西奥是勒沃库森球队历史上最优秀的中后卫之一。

后卫:胡安(Juan Silveira dos Santos)无论是技术风格还是和卢西奥有很多相似之处,作为中后卫的胡安也有一手后上进攻的好功夫,而作为防守球员他无疑比卢西奥更为稳健。在勒沃库森打出一片天之后,胡安也成为了巴西国家队的主力,和卢西奥一起构建起了巴西队的中路大闸。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一位叫做罗克-儒尼奥尔的中后卫经常相伴胡安左右,无论是在俱乐部还是国家队都能看到这位老兄的“神奇表演”,胡安也许还要感谢这位老兄的衬托。

边卫:尤尔金霍(Jorginho) 在巴西足球史上排得上号的超级边后卫,1994年世界杯冠军队的主力成员。他在1989年到1992年期间为勒沃库森效力3年,总共出战87场,打进9球,作为一名攻击型边后卫尤尔金霍的功力可见一斑。如今这位巴西传奇边后卫正在国家队辅佐自己的老队长邓加。

边卫:泽罗伯托(Zé Roberto) 又一位在勒沃库森时期闯出来的巴西球员,泽罗伯托当年在勒沃库森是比较纯粹的边路攻击手,他的突破犀利无比。他在之后的职业生涯里已经证明了自己在球场上的全能性,他既能打边锋,又能打边前卫、边后卫和后腰。更难能可贵的是泽罗伯托永远一般巴西球员所没有的低调和纪律性,这也是他为何如今依然能够叱诧足坛的原因吧。

中前卫:巴拉克(Michael Ballack) 在“三亚王”的那个赛季,勒沃库森众多球员为全世界所熟知,其中尤以巴拉克最为出彩。紧接着的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年轻的巴拉克俨然已经是德国足球的领军人物,他和卡恩率领球队一路过关斩将杀进决赛,但是自己却因为累计黄牌而遭到停赛,错过了与巴西决一生死的机会。我们只能说,巴拉克的成功始于勒沃库森,巴拉克的悲情也始于勒沃库森。

中前卫:施耐德(Bernd Schneider) 施耐德应当是德国足坛近几年来技术最出色的球员之一,他的技术甚至被拿来与南美球员作比较,同时他也是一位比较典型的大器晚成型德国球员,直到26岁才得到了国家队的征召。虽然技术细腻,但是施耐德的动作非常简练实用,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他:泽罗伯托用一串踩单车完成的动作施耐德只需要一下就能解决问题了。另外施耐德还是一位全能球员,他能够胜任中后场多个位置,但是无论是哪个位置都游刃有余。如今,已经35岁“高龄”的施耐德在勒沃库森上场寥寥,他的合同到2009年到期,希望他离去之前能触摸到德甲冠军的银盘。

中前卫:拉梅洛(Carsten Ramelow) 勒沃库森的又一位旗帜性人物,因为一头闪亮的金发,他在足球场上总是特别显眼。他对球队忠心耿耿,在勒沃库森的13年里,即使是俱乐部最困难的时候他都没有想过要离开。他在国家队的生涯则颇为不顺,由于在自己不习惯的中后卫位置上饱受批评,拉梅洛一怒之下退出国家队,专心俱乐部赛事。和自己的老队友巴拉克一样,拉梅洛也是收获了一堆亚军的悲情人物,可巴拉克在离开勒沃库森之后还是收获了一些冠军,而拉梅洛却只有与亚军为伴,但是也就是这种忠诚和坚韧才最能打动球迷。2008年夏天,拉梅洛以勒沃库森球员的身份正式退役。

前锋1:基尔斯滕(Ulf Kirsten) 勒沃库森旗帜性的人物,在两德统一前是东德人,在东德联赛早已是叱咤风云的人物。统一后立即加盟勒沃库森,立刻成为了德甲最炙手可热的锋线杀手。基尔斯腾虽然身高不高,但是在禁区内杀伤力极强,他为勒沃库森出场350次打进182球,位列德甲历史射手榜第五,勒沃库森历史第一。但是他在国家队并不是那么如意,由于长期被克林斯曼等人压制,他在国家队始终无法达到人们期望的高度。

关于科隆VS门兴格拉德巴赫和门兴对科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日升隆体育包含体育新闻NBA,CBA,英超,意甲,西甲,冠军杯,体育比分,网球,F1,棋牌,乒羽,体育论坛,中超,中国足球,综合体育等专业体育资讯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